丁云杰:二十年支起创新链
丁云杰
丁云杰
1999年,刚回国不久的丁云杰辗转来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成为0805研究组的组长。
之后的20年里,丁云杰的组长职务一直没变,变化的是,这支研究组越来越“富足”。
不急不躁 做原创技术
11月底,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0805研究组组长丁云杰带着研究组成员,参加了中科院“变革性洁净能源关键技术与示范”A类战略先导专项重大科技任务“合成气制高碳醇”科技成果鉴定会的答辩。面对鉴定委员会专家们的提问,丁云杰对答如流。
鉴定委员会给出评价:“合成气制高碳醇钴-碳化钴基催化剂……属于原创性技术,指标先进,应用性强,居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
专家组认为,这个项目将为以高碳醇为原料的精细化工行业,提供廉价而充足的原料来源,扭转我国高碳醇生产原料、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而核心关键技术,就是丁云杰和团队成员在2004年研制出的钴-碳化钴催化剂。从理论到实验室小试,再到工业试验,催化剂技术的产业化道路,他们走了15年。
在事事求“快”的时代,用十年甚至二十年研发、转化一项新技术,是丁云杰和他的团队成员们早已习惯的事。尽管看上去很“慢”,但却正是在这种不急不躁的心态-,丁云杰带着0805组,成功研制转化出三项原创性技术。
0805,是大连化物所按常规给“碳一化学与精细化工催化研究组”设置的编号。年轻时的丁云杰,在这个诞生于80年代的研究组里,完成了最初的学术训练,并在1991年拿到博士学位。此后,丁云杰去了浙江大学,并在1995年前往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做博士后。
1999年,丁云杰从美国回国,回到了最初的地方。“与在大学里带学生、发论文不一样,研究所是做‘大事’的地方。”丁云杰说。
20年来,丁云杰在0805组主持完成了一件件“大事”——1万吨/年乙醇胺临氢胺化制乙撑胺工业化项目投产,成为我国在此领域第一套自主设计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化装置;合成气制合成油15万吨/年成套技术示范试验、15万吨/年合成气制混合伯醇联产液体燃料工业性中试项目,进入低负荷运行;2万吨/年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加氢制1,4-环己烷二甲醇工业化项目,在江苏张家港成功投产并稳定运行……
痛定思痛 向课题“动刀”
其实,在丁云杰刚回到0805组时,那个年轻的团队并不像如今这般顺风顺水。
就在丁云杰刚接手的0805组后不到一年,0805组接到了大连化物所的“黄牌警告”——年度考核评价位列全所研究组倒数第一。伴随“黄牌警告”一起的,是研究组所有职工停发三个月工资。
身为研究组组长,丁云杰压力倍增。痛定思痛,他开始反思研究组问题。
过去,多数研究跟着国际风向走,国外什么热就做什么。如此一来,创新能力的提升不显著,成果转化工作也如无米之炊。
于是,丁云杰决定,不再给国外做“打工仔”,向课题方向“动刀”。
在课题的重新规划布局方面,丁云杰带领团队把目标锁定在赶超世界一流、解决国内急需的关键技术上。他定下了两条标准,一是做国家急需的技术,二是做国外已有但对我国封锁的技术。按照这两条标准,0805组对课题进行了重新洗牌。
丁云杰心里清楚,这类课题做起来难度很大,但他也坚信,“下狠心做下去,一定能成”。